2016年5月19日 星期四

認識憂鬱 (一)

對全世界的影迷來說,一四年八月十一日是值得哀悼的一天。好萊塢喜劇泰斗羅賓.威廉斯(Robin Williams)因憂鬱症侵襲,疑似在住所選擇以輕生的方式結束一生。這個消息格外令人震撼,因為在銀幕上,那些跟著他開懷大笑或熱淚盈眶的當下,更是無數觀眾記憶中永難忘懷的美好時刻。曾幾何時,「憂鬱症」這3個字,竟成了人生最大的殺手,成就、地位、光環……即使擁有這些引人欣羨的條件,照樣擋不住它的逆襲。
   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指出,到2020年,憂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世界第二大疾病,保守估計,目前全球憂鬱症患者超過3億人。憂鬱症對我們的影響,並不只是一般認知的只是情緒低落,或者是有自殺的危險,它同時也會影響到日常生活、工作、人際關係以及周遭親近的親友,所以這是一個值得大家重視的疾病。
是焦慮?還是憂鬱?
     張女士從三年前開始出現容易疲勞,精力變差,常常莫名奇妙心裡覺得煩燥,以及每天身體出現多處不舒服或是疼痛的現象。但是身體的不舒服在門診吃藥治療後,並沒有明顯改善。最近一個月,她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變差,常常忘記東西,和忘記自己要做的事情,也常常因為一些小事情發脾氣,當她去看內科門診時,由內科醫師轉介到精神科求診。經由醫師門診會談,同時發現她的食慾變差,思考變慢的現象,對於許多事情失去興趣,而診斷為憂鬱症。在她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兩週後,這些症狀有初步緩解,在規則藥物治療後,這些症狀已經消失。她又可以恢復原有的正常生活,也沒有覺得記憶力變差,可以開始會規劃一些想做的事情。
    憂鬱症發作時,很多人就像是換了一個人。憂鬱症常常出現的症狀是心情低落、食慾變差、失眠及失去興趣等,但是有些人身上出現的是以身體症狀或是焦慮為主要表現的憂鬱症。我們大多認為壓力引發憂鬱症的現象,事實上憂鬱症是一種腦部的疾病,因為腦裡面的血清素、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量或是功能改變,以至於出現如:對冷熱變化敏感、腸胃變化、食慾變化、排泄(大小便)型態時間變化不同等症狀。至於憂鬱症明確的定義,是指一個人情緒低落,以及對本來感興趣的東西突然間變得沒有興趣。以上這兩個症狀是先決條件,但仍要再合併其他相關症狀來作判斷,如:1.睡眠障礙,睡眠時間可能變得需要很長或很短;2.食慾改變,吃東西可能變得吃很多或很少;3.體力退步;4.注意力無法集中;5.對事情變得猶豫不決、三心二意;6.不適切的罪惡感;7.對未來有無望感,或感到無助;8.容易生氣或憤怒;9.甚至出現死亡念頭。一般臨床上醫師做診斷時,需要在兩個先決條件有至少一個,再加上以上9項症狀符合4項條件以上,同時這些症狀的時間需要持續兩個星期以上,醫師才會判斷罹患憂鬱症。
    許多病人就診時都會問一個類似的問題:「醫師,我的病到底是焦慮?是憂鬱?還是自律神經失調?」其實焦慮或是憂鬱都是代表了神經系統失調會出現的多種不同症狀,也就是可能會指是出現焦慮或是憂鬱,也可能同時出現焦慮、憂鬱與其他相關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。這在臨床上是常見的共病現象,那麼到底該診斷為何種病?因為目前臨床診斷是依照表現的症狀為主,原因還無法確定,所以會同時有兩個或是三個不同的診斷同時存在,就如同可有高血壓,也同時有糖尿病一樣。雖然醫學界積極進行研究,但是仍然無法明確的確定致病病因,或是那個腦部區域出現問題,以至於無法清楚告訴病患,憂鬱症是如何造成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