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

診斷是為了什麼? 江芝林醫師


原著作者:江芝林醫師

到底該怎麼理解「診斷」這件事?

美國麻州總醫院 (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) 這間全世界最頂尖的醫院,它們的精神醫學部的民眾衛教資源首頁,有一小段文字及影片引起我的注意。它的題目直譯如下:「你應該對診斷期待些什麼?」(What should you expect from a diagnosis?)。當然,這裡的診斷,指的是精神疾病的診斷。顯然麻州總醫院的專家們,認為這個看似單純的問題,值得被深入地思考及回答。

今天,一位初次就診的病患,告訴我她先前在其他醫院就醫的經驗。「那裡的醫師說我是邊緣性人格違常,可是也有醫師曾說我有憂鬱症、躁鬱症、精神官能症…我也不知道哪一個醫師說的是對的…」。我的感覺是,精神科診斷對她而言,似乎並未真正澄清了什麼,而引發了她對自己更多的迷惑。

相較於其他疾病的診斷,精神疾病的診斷總背負著「不夠科學」「不夠客觀」的壞名聲。這確是事實。沒有一種現存的檢查,可以客觀地評估一個人所得的是什麼精神疾病、甚至是否有病。精神疾病的診斷,也就只能依賴精神科醫師的問診結果而得到。這讓精神科醫師背負著神一般的責任 (畢竟惟有神能夠公正地論斷人),卻也讓部分精神科醫師自以為是神一般的存在。但精神科醫師永遠都會犯錯,因為他們所面對的是人類的心靈,而心靈永遠都有突破、超越現況的可能性。

美國的一個研究顯示,高達一半的患者的重大精神疾病診斷,在十年內會被修正。可見從事後之明的角度,精神科醫師有多常犯錯。容我暫且替我們的專業辯解兩句:有時真的不是醫生太遜,而是精神疾病的多變樣貌總是惑人眼目。

也因此,我認為麻州總醫院的網頁對此的說明,坦率地讓人敬佩:所謂的精神科診斷,事實上是一種「現行假說」 (working hypothesis) 。既為「假說」,就代表診斷並非不可駁斥的真理。既為「現行」,就代表診斷是過渡性而非永久性的。治療者 (也許是精神科醫師,也許是其他精神醫療專業人員) 需要對病患做出診斷,以擬定適合的治療計畫。但若依據該診斷所做出的治療計畫,並無法發揮預期性的效果,治療者就必須回頭檢視,這個「現行假說」是否有誤。診斷如果不具備被修正的可能性,那麼診斷本身僅只是治療者一種武斷的主張。診斷若對病患的治療無法起到實質的幫助,那麼診斷就僅僅滿足了治療者的自尊自傲而已。

有時候,患者從獲得正確診斷中得到安慰:知道自己所要對抗的是什麼、知道在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一切是可以解釋的、知道原來自己並不孤獨。但也有很多時候,患者得知自己的診斷後,感到迷惘、甚至感到受到傷害 -- 這是治療者應該全力避免的事。畢竟診斷本應是引領治療方向的羅盤,而非為當事人製造更多混亂。道理總是說來容易做來難。做為一個治療者,我仍在努力達到這個目標。

而關於病患應如何看待「診斷這件事」,我想我會如此建議我的患者們:暫且相信你的醫師所說的話 (以及診斷) 吧,畢竟他需要這個診斷幫助他做出適當的治療計畫。試著跟他好好配合一段時間,然後用「好起來」這個鐵一般的事實,去向你的醫生證明,其實他的想法終究還是錯的:你能夠過得更美好、更幸福,幸福到遠遠超出他一開始所能想像的。


參考文獻
Bromet EJ, et al. Diagnostic shifts during the decade following first admission for psychosis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. 2011;168:1186-119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